福建法治報,讓新聞離你更近!
2025-03-07 10:26:58

精神譜系里的“平安答卷”

作者:   來源:福建法治報   責任編輯:

精神譜系里的“平安答卷”

————閩冀浙贛黔陜六省法治報共繪“公安楷模”的紅色基因圖譜

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完善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巍巍青山鑄忠魂,紅色血脈永賡續。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南湖紅船的初心印記、井岡山上的星火燎原、古田會議的信仰光芒、遵義城頭的歷史轉折、延安窯洞的真理之光、西柏坡的趕考精神,其構筑而成的偉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來自6個革命圣地的公安派出所被授予全國“公安楷模”稱號,他們以藏藍守護紅色熱土,用忠誠續寫時代答卷。值此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閩冀浙贛黔陜六省法治報聯動推出特別報道,通過跨時空對話,全景展現公安隊伍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淬煉的忠誠警魂、在守護革命圣地中踐行的為民初心,以此致敬永不褪色的信仰傳承,獻禮新時代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的壯闊征程。

福建省上杭縣公安局古田派出所

歷史回響永激蕩

□福建法治報記者 周敏

3月4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公安局古田派出所,92歲的首任民警邱永康正為民警、輔警上生動的黨課:“當時,沒有現在的科技手段。為幫村民找回一只丟失的羊,我們挨家挨戶問、滿山遍野找…………”

66年以來,古田派出所不斷傳承的理想信念火種在續寫著新篇章。初春的暖陽映照在“古田會議永放光芒”的紅色搪瓷大字上,與紅土地上的藏藍身影交相輝映。扎根革命圣地的古田派出所,將“紅軍式警隊”的精神密碼鐫刻進血脈,用赤子之心續寫著新時代的警民魚水情。

邱永康給派出所民警上黨課

新警入職必訪革命舊址,每位民警都是紅色故事的講述者。所長童建強介紹道:“我們創造性地將《古田會議決議》中紅軍黨內教育的10個方面內容及18種教育方法融入隊伍教育管理中,新警第一課便由所領導親自講解,并參觀古田會議會址,以強化民警的理想信念。”

春去秋來,隊伍更迭數代,但該所“夜提燈籠訪貧農”的傳統始終鮮活。民警帶著“駐村夜訪本”走遍阡陌,80多年前蘇區干部的為民情懷,如今化作新時代的溫暖注腳。

年輪轉動,人民的需求在哪里,為民服務就延伸到哪里。距離集鎮30多公里的西山下片區,有一個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替老百姓省時、省力、省錢的“三省”警務室。警務室民警每日駕駛摩托車穿梭于6個行政村,收集村民交辦事項的車籃盛滿為民初心。

當數字時代的浪潮浸潤這片紅土地,這支隊伍既守護傳統又擁抱創新:發揮“互聯網+”優勢,開展“群群聯防”,串聯起轄區各景點、學校、企業等生態圈治安防控力量平安網格;推出聯勤聯防勤務新模式,聚合8個單位力量,合署辦公、機制融合、資源共享…………良好的社會治安造就了一個“不關門”的紅色平安小鎮。在集鎮上開雜貨店的張老板舒心地說:“我臨時有事出門一般不關店門,店里的東西從沒少過。”

紅土見證著警民的“雙向奔赴”。寒夜里調解糾紛,老阿婆把取暖的火籠塞給民警;逢年過節,青粿、艾葉粄帶著山野清香擺滿派出所;“破案神速,執法為民”“為民解憂,盡職盡責”…………2024年以來,群眾給古田派出所送來了13面(封)錦旗及感謝信。

群眾心聲>>>

“我這條命撿回來了”

□福建法治報記者 周敏

“朱警官,最近好嗎?”今年3月初,古田派出所民警朱成龍收到“老朋友”老胡的問候短信,會心一笑。

2024年6月23日17時45分,古田派出所值班室的電話鈴聲刺破雨幕。“我們在廟金山迷路了!”報警人老胡慌亂的求救聲傳來。此時,暴雨如注伴隨著霧靄沉沉,山里能見度壓至不足5米。

民警朱成龍和同事帶著無人機和救援裝備沖出派出所,警車飛馳,碾過積水飛濺起黃色泥漿。18時37分,山腳下,上杭公益救援隊向導喊道:“山上野徑岔路多,找人得靠嗓子吼!”此時山間氣溫驟降,雨點抽打在身上,又冷又疼。

“老胡————”手電的強光在濃霧中劃出微弱的光,山野小徑又粘又滑,朱成龍大聲呼喊著,突然腳下打滑,踉蹌摔倒,拽著樹枝爬起來時,褲腿已滲出絲絲血痕。手機定位給出了大致范圍,明明聽得見老胡的回應,可就是見不著人。

“這里!”20時許,救援隊終于在密集的灌木叢中發現了蜷縮的兩人。老胡凍得嘴唇發白,鞋子早已灌滿泥漿。“來!先吃點補充體力,我們好下山!”老胡接過民警遞來的水和面包,感激地說:“我這條命撿回來了!”

21時許,救援隊員與被救者終于安全走到山腳。此刻,他們渾身泥濘、難辨身影,只有警徽在探照燈下泛著微光。

[page]

河北省平山縣公安局西柏坡派出所

趕考精神永賡續

□河北法治報記者 張志青

2月28日,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上,鮮花簇擁的“西柏坡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平山縣公安局西柏坡派出所依革命圣地西柏坡而生,轄區有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紀念館等多處紅色景點。工作中,該所秉持“群眾是家人,游客是親人,自己是西柏坡人”的服務理念,不斷強化警景協作、矛盾聯調、群防群治等工作機制,奮力書寫出新時代“平安答卷”,先后被公安部命名為首批“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授予全國“公安楷模”稱號。

傳承紅色基因,守護紅色圣地,是一代代民警、輔警不變的使命。民警曹東介紹,西柏坡派出所一直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到西柏坡老黨員家中聆聽一次紅色革命故事、到北莊村打麥場唱響一次《團結就是力量》等,開展以“七個一”為主題的特色黨建活動。

民警、輔警在西柏坡紀念館廣場巡邏

西柏坡景區年均游客達500萬人次,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高效開展警務、服務八方游客?西柏坡派出所因地制宜,發動群眾組建“柏坡警事”微信群,群成員有300多名。“有人丟了汽車鑰匙,很著急,有人撿到嗎?”“誰看到照片上的老人,請聯系我…………”2024年,依托“柏坡警事”微信群,派出所為游客找回遺失物品127個,找到走失老人、孩童21名。派出所還設立“柏坡警藍”景區服務示范崗,隨時為游客提供幫助。

近年來,西柏坡派出所聚焦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積極進行 “兩隊一室”“一村一警”警務機制創新。

“以前是‘有任務下任務,沒任務下村’,如今是‘有警出警,無警訪民’,在進村入戶走訪中,摸排出了矛盾隱患,密切了警民關系。”西柏坡派出所所長郎利軍說,派出所還配備了無人機,可以空中執勤,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

紅旗飄揚,警徽閃耀。一項項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創新,一次次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一幅幅新時代警民魚水情深的畫面…………西柏坡派出所賡續紅色血脈,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群眾心聲>>>

“把民警當成自家人”

□河北法治報記者 張志青

3月1日,在西柏坡派出所“老劉調解室”,前幾日還劍拔弩張的鄰居在民警和調解員的調解下握手言和、有說有笑。

西柏坡鎮某村兩戶鄰居因修建排水管道問題發生矛盾糾紛。兩家隔著一條巷子,后面的住戶認為前面的鄰居在自家宅基地上擅自施工,挖地修管道,侵犯了其權益;前面的住戶覺得自己修排水管道是為了避免巷子積水,并無不妥。雙方爭執不下,便找民警主持公道。

民警了解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到現場確認施工土地的歸屬權,將雙方約到派出所“老劉調解室”進行情理法勸說…………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調解,雙方都認識到和諧鄰里關系的重要性,最終達成和解。

兩年前,西柏坡派出所進一步完善“4+N”多元矛盾化解機制,并邀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劉文軍作為特約調解員,建立了“老劉調解室”。兩年來,調解室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6起,調解成功率100%。

“鄉親們很信任派出所民警,把他們當成自家人,遇到事情第一時間會想起他們。”提到派出所工作,梁家溝村村民韓志平豎起了大拇指。

[page]

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七一派出所

初心燈塔永長明

□浙江法治報記者 陳佳妮 通訊員 姚雋

2018年10月11日,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七一派出所揭牌成立,從南湖派出所手中接過了傳承59年的守衛紅船的接力棒。作為黨的誕生地的忠誠衛士,七一派出所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自覺傳承紅色基因,以“紅船護旗手”的定位,堅決扛起為黨守根護脈的光榮使命,承擔著保衛中共一大紀念船————南湖紅船的重要職責。

“‘我同意’‘同意’…………”3月5日,紅船里,一堂別開生面的“水上課堂”進行著————南湖公安新入黨的黨員民警和七一派出所民警換裝傾情飾演,用20分鐘沉浸式體驗當年中共一大參會代表會議發言的畫面。

民警在紅船邊宣誓

聚焦爭當紅船護旗手、爭創紅色第一黨支部,七一派出所創建黨建品牌“起航”,扎實開展“一個目標、一個陣地、一對師徒、一套機制、一種文化、一種真情、一個聯盟”的“七個一”黨建工作,并依托紅色南湖獨特資源,深入開展“紅船學堂”“紅色警校”“水上課堂”等情景式、互動式教學活動,進一步激活和深植紅色基因。

紅船旁的“紅船守護崗”,是七一派出所的紅船衛士黨員先鋒崗,不僅是守護紅船的第一哨,也是服務群眾的第一站。截至目前,“紅船守護崗”累計幫助游客打撈手機、眼鏡、首飾等物件400多件。

行走在南湖景區內外,人們一定不會錯過另一道風景線————紅船義警。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形成警力與民力的時空互補,是七一派出所守護南湖區域絕對安全的重要法寶之一。南湖公安現有13支專業義警隊,上萬人的力量,成為南湖畔民警的可靠臂膀。

每晚,七一派出所民警和紅船義警一同巡邏;每周,水上救援義警隊都會沿著南湖畔巡邏;每月,無人機義警隊都會準時到來,掛上喊話器、拋投器、探照燈等設備開展演練…………警民攜手給南湖加上一道安心鎖。

群眾心聲>>>

“民警的幫助暖到我們心里”

□浙江法治報記者 陳佳妮 通訊員 姚雋

3月2日下午,嘉興市南湖景區的湖心島,游客沈女士拿著失而復得的手機,向民警表達感謝:“沒想到手機掉水里都看不見了,你們還能幫我撈起來。”這得益于七一派出所自主研發的“水下可視化打撈儀”。

近年來,到南湖景區游玩的游客越來越多,東西掉進湖里的事情時有發生,為幫游客解決實際困難,七一派出所民警唐杰凡專門研發“水下可視化打撈器”,從最初的1.0版本到如今的4.0版本,唐杰凡從群眾需求入手,不斷改良完善。大到手提包、充電寶,小到手機、身份證,甚至是首飾,群眾不慎落入湖中的物品,都能通過這個打撈“神器”找回。

河南游客小劉便是打撈“神器”的受益者之一。去年底,小劉到南湖游玩,拍照時不慎將手機掉入河中,找一下午都沒找到。第二天,她向民警求助:“手機已經掉河里一晚上了,但我還是想碰碰運氣。”民警、輔警竭盡全力,使用“水下可視化打撈器”,20分鐘后成功將手機打撈起來。

第二天,小劉拿著錦旗和感謝信到七一派出所,還特地給幫助她的民警、輔警買了奶茶。“這么冷的天氣,想送他們一杯暖暖的奶茶。民警的幫助就像這杯奶茶一樣,暖到我們心里。”小劉說。

[page]

江西省井岡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

燎原之勢永不滅

□新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黃婉瓊

2月6日,江西省井岡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懷著崇敬的心情,到北山烈士陵園向烈士墓碑敬獻花籃,表達對先烈的無限敬意和緬懷之情。為當好“革命搖籃”的守護者,該所民警、輔警用“信念紅”筑就永葆忠誠的紅色堡壘,致力建設“平安井岡山、人民滿意山”。

作為全國“公安楷模”和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茨坪派出所經過多年探索,先后創新推行分級調解、“五老”調解、庭審調解、網絡調解等工作方法,提煉總結出“井警有調”解紛工作法,推動單一調解到多樣調解的加速轉變。聯合井岡山管理局旅游管理處、景區行政執法處等部門成立矛盾糾紛應急小組,根據涉旅糾紛的種類、規模等,靈活組建調解小組,共同化解涉旅矛盾糾紛;針對一些疑難復雜矛盾糾紛,聯動茨坪法庭共同研判、評估風險、快速化解,使全鎮矛盾糾紛化解率連續十年保持100%。2024年2月,該所“井警有調”解紛工作法,獲評新時代“楓橋經驗”吉安實踐先進典型。

民警在井岡山紅旗廣場巡邏

傳承紅色薪火,擦亮平安底色。茨坪派出所以打造“旅游警務”為牽引,積極探索智慧警務運行新模式,通過率先引入并深度應用吉安市綜合指揮調度系統,將警情信息、警力部署、感知設備數據、指揮調度流程等關鍵要素有機融合,形成動態更新的警務信息圖譜,在數據墻上“一圖呈現”,實現警務資源的深度整合與智能化管理,極大提高了指揮調度的精準性和時效性。

此外,茨坪派出所凝聚群防力量,打造“1+5+N”群防群治模式(“1”,即茨坪派出所黨支部;“5”,即“五老”調解隊、紅袖章義務巡防聯調隊、志愿服務隊、“指尖”警務隊、信息員隊伍;“N”,即廣大群眾),筑牢社會治安“第一道防線”,書寫了新時代的“平安答卷”。

群眾心聲>>>

“長大后我要成為你”

□新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黃婉瓊

2月18日,茨坪派出所收到廣東游客何女士寄來的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感謝派出所民警幫其找回遺失物品。

“2月2日(農歷大年初五),我們一家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接受精神洗禮時,意外收獲了一份感動。我的小女兒不慎遺失了數碼照相機,相機里有許多珍貴照片。焦急萬分之時,在井岡山管理局景區行政執法處工作人員、茨坪派出所民警及熱心群眾的接力幫助下,僅半天時間便失而復得。”何女士在感謝信中如是說。

令何女士特別感動的是,民警雷宗良和郭海波頂著春節期間執勤的壓力,全程耐心處置、運用技術手段快速鎖定線索,稱他們充分體現了“群眾事無小事”的敬業精神,展示了人民好警察的形象。

信中,何女士感嘆道:“這場愛心接力讓我們一家深切體會到,在革命圣地井岡山,紅色精神從未遠去。從未留名少年的拾金不昧、到店家主動提供事發地視頻、再到警察全力尋找的過程,處處彰顯‘警民魚水情’的紅色傳承。正如我的孩子在日記里寫的,‘長大后我要成為像警察叔叔那樣發著光的人’。”

[page]

貴州省遵義市公安局紅花崗分局遵義會議會址派出所

信仰鑄魂永傳承

□貴州法治報記者 黃峰 姚強

在貴州遵義老城核心區,每天有萬余名游客穿梭于紅色地標之間。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全國“公安楷模”、全國第三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這份亮眼的“平安答卷”,由遵義市公安局紅花崗分局遵義會議會址派出所用76載光陰寫就。這里,每名民警都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更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踐行者。

“我是中國人民警察,我宣誓…………”每個新警入所首日,鏗鏘誓言都會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前回響。作為全國唯一以紅色會址命名的派出所,遵義會議會址派出所將“五個一”紅色育警工程融入血脈————一次瞻仰叩問初心、一次宣誓筑牢忠誠、一首紅歌激蕩情懷、一本紅書滋養精神、一段“長征路”丈量信仰。更有“四個紅”精神熔爐持續添薪————紅色教育夯基、紅色宣講鑄魂、紅色體驗礪志、紅色服務潤心,構建起立體化育警體系。

民警、輔警在遵義會議會址前重溫入黨誓詞

從警20年的袁紅至今清晰記得初入警營時的震撼:“當所長帶我們觸摸會址磚墻的那一刻,歷史的溫度穿透掌心。”

“從前只覺得紅色歷史遙遠崇高,現在明白它就在每天的工作里。”青年民警梁雨珂的感悟,道出全所民警的心聲。7處紅色地標不僅是轄區坐標,更化作365天不間斷的精神課堂。

“多虧民警化干戈為玉帛!”居民李女士提起去年與鄰居的宅基地糾紛仍感慨萬千。該所構建的“1+N”群防群治體系,聯動16支社會力量,將平安網絡織得更密,轄區可防性案件同比大幅下降。

“沒想到民警比親人還上心!”居民張阿姨賣房時遭遇難題,民警姚沛君連續奔波多個部門,最終破解戶籍遷移困局。重慶游客小易遺失電話手表,民警30分鐘鎖定出租車找回;八旬老人證件過期,戶籍民警上門辦理…………在遵義會議會址派出所,這樣的溫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面對年均500余萬游客的服務需求,派出所創新“三店三員”模式:“旗艦店”實現71項業務“一窗通辦”,“體驗店”配置自助服務終端,“便利店”組建義工服務隊。身著“紅城義警”馬甲的隊伍穿梭在街巷,既是紅色文化宣傳員,又是社情民意收集員,更是困難群眾勤務員。

從紅色沃土汲取養分,用為民初心澆灌平安。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遵義會議會址,民警又開始在3.4平方公里轄區丈量平安,用腳步延續90年前那場偉大轉折的精神血脈。

群眾心聲>>>

“為群眾辦實事的好警官”

□貴州法治報記者 黃峰 姚強

“本以為找不回來了,沒想到警察同志比我還著急!”近日,到遵義旅游的經先生談起手機失而復得的經歷難掩激動。

去年5月的一個深夜,經先生在紅軍山警務站見證了基層民警的“破案速度”:4小時調取20多處公共視頻,聯絡多家出租車公司,最終在凌晨3時許將存有重要文件的手機送回。當經先生看到值班民警被屏幕映得憔悴的臉龐時,也讀懂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深意。

“我非常感謝遵義市紅花崗區警官,一切為了人民、為群眾辦實事,為你們點贊。”去年5月17日晚,遵義會議會址派出所收到經先生的感謝信,字短情長。

山東游客孫女士將有著特殊意義的金手鏈遺忘在遵義會議紀念館,民警克服種種困難幫她找回。她千里寄錦旗致謝:“你們找的不只是手鏈,還有我們老百姓的信任。”

這樣的感動在紅色圣地持續上演。一個個溫情的瞬間、一幅幅和諧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感謝,無一不是民警對群眾真心、熱心、細心的生動詮釋。

[page]

陜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棗園派出所

真理之光永閃耀

□西部法治報記者 馬文青

2月28日,在革命圣地陜西延安的棗園革命舊址,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棗園派出所張思德巡邏隊隊員一邊巡邏,一邊為有需求的游客提供幫助。

棗園派出所與棗園革命舊址隔墻相望,所里的每一名民警、輔警都知道肩負的重任。十幾年如一日上門照料身有殘疾的老人馮候蓮;自掏腰包,買下拾荒老人廢品,讓其安心過年;鄰里糾紛,上門入戶耐心調解;田間地頭,宣講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棗園派出所民警、輔警視群眾為親人,把服務當主責。

“我們每一個新入所的民警都要誦讀《為人民服務》。我們要通過這種方式,讓‘為人民服務’牢牢扎根在民警、輔警心里。”該所所長趙強說。棗園派出所豎立著一尊張思德雕像,雕像背后印刻著《為人民服務》全文,雕像的上方是“為人民服務”5個鮮紅的大字。

民警、輔警在張思德為人民服務講話臺前重溫入黨誓詞

不僅如此,該所還成立以張思德命名的“四支隊伍”。張思德調解隊推行“一事雙聯”矛盾糾紛聯調機制,轄區連續5年未發生民轉刑案事件,成為群眾矛盾的“化解器”;張思德巡邏隊全天候在重點部位、重點區域巡邏防控,一個個“紅馬甲”成為群眾心中的“安全衛士”;張思德宣傳隊用陜北說書、信天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普法宣傳、反詐宣傳,守護群眾的“錢袋子”;張思德服務隊堅持“分內事無條件辦、分外事特事特辦”,先后做好人好事400多件,收到錦旗65面、感謝信25封。

一面面錦旗、一封封感謝信,背后是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時代在發展,我們也不能掉隊。”趙強說。為提升公安新質戰斗力,棗園派出所不斷優化“兩隊一室”改革。社區警務隊積極推行“五單一圖一承諾”工作法,建立“治安吹哨人”隊伍,搭建微信警務平臺,實現“一村(小區)一警”全覆蓋。案件辦理隊實行“六個一”硬措施規范執法,讓公平正義在每一個案件中得以彰顯。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讓所容所貌煥然一新,進一步提升隊伍凝聚力與戰斗力。

汗水澆灌出花朵。“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楷模’”…………趙強說:“每一項榮譽都是激勵和新的起點,傳承好張思德精神,踐行‘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責任。”

群眾心聲>>>

“民警比親人還要親”

□李志勇

2月28日,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棗園派出所張思德服務隊隊員袁也和白亮敲響了棗園街道溫家溝村老人馮侯蓮的家門。天氣預報說這幾天要降溫,他們放心不下老人。

一見到服務隊隊員,馮侯蓮連忙招呼進屋。 “你們這么忙還常想著我,我這心里可暖和了。”馮侯蓮感慨道:“咱們棗園派出所民警可好了,十多年了,隔三岔五就來看我,他們比親人還要親。”

年逾七旬的馮侯蓮身患殘疾,行動不便,前些年丈夫和兒子相繼去世,女兒遠嫁。民警在一次入村宣傳時,了解到馮侯蓮的情況后,決定對老人長期定點幫扶。

這一幫就是十多年。“冬天送煤、砍柴,夏天送西瓜、飲料;平日里打掃院子、收拾屋子,逢年過節買油、買面…………民警可沒少幫我。”馮侯蓮說,“我和民警從素不相識到成了親人,民警對我的好,我都記在心里。如今,誰問我日子過得咋樣,我都會告訴他們,日子比蜜甜咧!”

幫扶沒有終點,只有接續。袁也說,他們傳承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頭條推薦
熱圖推薦
精華推薦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女神们的丝袜脚战争h| xxxxx69hd杨幂| v电影v亚洲v欧美v国产|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狠狠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作者不详不要…用力呢| 久青草国产手机在线观| 67194av| 精品国产自在钱自|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 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入口|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女大学生的沙龙室|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 欧美日韩乱妇高清免费|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国产乱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16女性下面扒开无遮挡免费|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免费在线视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