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中國溫泉第一溪”再沸騰 ——閩清法院創新“2+X”三方自選評估模式破解行政補償糾紛 曾經人聲鼎沸的閩清黃楮林溫泉景區“美人湯”只剩下破敗的管網和斑駁的步道,這個昔日生態經濟發展耀眼的“生態明珠”,如今蒙了塵。 為讓這個曾被譽為“中國溫泉第一溪”的景區重煥光彩,閩清踏上資源盤活、深度開發、重塑名片的征程。可前行之路荊棘叢生,長達3年的行政補償糾紛如巨石橫亙,讓進程嚴重受阻。 關鍵時刻,閩清法院主動入局,一場生態、營商與法治交織的破局之戰就此展開…… “明珠”蒙塵 煥發之路艱難 溫泉水與泥漿混作翻滾的濁流,蒸騰的熱氣裹著枯枝斷木漫過湯池,朱漆廊橋在洪峰中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這一畫面源自2016年7月9日,因臺風影響閩清縣發生特大洪澇災害,洪水沖過黃楮林溫泉景區,讓這個聞名中外的福建省首個森林溫泉開發項目損失巨大,基礎設施癱瘓,無法再正常營業。 這幾年來,景區更是無人問津,生態資源的經濟價值幾近湮滅。 為了讓這顆“明珠”重煥璀璨光芒,2021年,閩清縣開始啟動景區盤活計劃,但因專項收儲資金不足及資產定價爭議等,項目推進受阻。 開發企業福州黃楮林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與閩清縣雄江鎮政府之間就管網系統、溫泉設施、生態步道等資產投入的補償問題產生分歧。 “我們投入了這么多,現在你們啟動收儲程序,我們的損失誰來承擔?”福州黃楮林景區開發有限公司的代表質問道。 “我們理解你們的經營難處,如今景區設備長期閑置,通過科學的收儲,不僅能保障景區生態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還能通過資產置換為企業止損,這難道不是雙贏的選擇?”雄江鎮政府的代表回應。 “那你們必須全額賠償我們的資金投入。”企業法務總監翻開一疊厚厚的審計報告,“政府收儲不能忽略我們公司的實際投入。” “審計報告無法真實反映投入資產價值,你們的訴求需要客觀依據,不能隨意定價。”雄江鎮政府法律顧問指著評估報告解釋。 針對糾紛,雄江鎮政府主動作為,多次前往上海與企業深入溝通,企業也多次到福州與鎮政府協商,在推進生態經濟發展方面各方誠意十足,但收儲問題僵持不下,糾紛久拖不決。從2021年至2024年,政企雙方都在積極溝通尋求問題的解決途徑,這不僅關乎企業合法權益保障,更直接影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開發利用,成為檢驗閩清生態文旅品牌能否破局重生的關鍵一役。 面對涉生態糾紛可能出現的“企業撤資、政府擔責、生態荒廢”三輸局面,閩清法院作為屬地法院以“生態守護者”的擔當主動介入。 自選評估 喚醒沉睡資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閩清有這么好的生態資源,我們不能抱著金飯碗要飯。”這是雄江鎮鎮長陳學玲對于當時堅持做好溫泉景區盤活工作的思考。 在雙方從福州到上海多次往返協商未果后,雄江鎮政府針對此事件始終圍繞著如何確保收儲平穩有序、如何保障企業利益、如何盤活閩清黃楮林溫泉、如何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如何確保雙贏等關鍵問題,深度咨詢閩清法院,這場僵持多年的政企糾紛也因此迎來轉機…… “一紙判決或許能定分止爭,卻難以喚醒沉睡的生態資源。”閩清法院生態審判團隊實地勘察了當地生態景觀和溫泉地熱資源后,一致認為,只有動態平衡的調解方案,才能讓“死資產”變成“活生態”。 如何既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黃楮林溫泉生態價值,又能保障黃楮林景區開發公司的利益? 閩清法院依托黃楮林法官工作室,構建“府院聯動、專業賦能、法治閉環”的立體調解機制。在縣政府統籌部署下,閩清法院組建“閩之福·清之秀”生態調解隊,聯合行政糾紛管轄法院閩侯法院、雄江鎮政府,以訴前調解為突破口,“法治+協商”雙軌并進,為閩清縣政府對溫泉景區產權收儲風險點和準備工作提供專業意見,推動糾紛雙方從對立走向共識。 “企業主張政府應全額賠償其投入資金,而政府則認為企業固定資產已隨使用年限產生折舊,導致雙方對資產價值的評估結果差異懸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補償方案。補償標準的確定成為雙方爭議的核心焦點。”當時參與案件的律師卞輝說。 “盤活生態資源,助力閩清經濟發展,這迫在眉睫。”陳學玲表示。 因此,解決雙方爭議以及外地企業對于景區所屬地評估資產的不信任問題就是破局關鍵。 閩清法院結合雙方顧慮,提出引入三家權威機構背靠背評估、取均值定價的科學模式,并創新探索了由雙方各自選一家評估機構、再由雙方共同協商選定第三家評估機構的“2+X”三方自選評估模式,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對于評估結果的信任度。 建議一經提出,便得到了雙方的認可。 圓滿化解 重啟經濟引擎 “閩清法院的建議真的很公道,由我們雙方自選三家權威評估機構,取個均值,這樣既公平又合理。”福州黃楮林景區開發有限公司的代表說。雄江鎮政府方面也點頭稱贊此方案。 下一步便是要消除企業對“資金落空”顧慮。 閩清法院提出“司法確認+生態修復”聯動機制,通過司法文書固化調解方案,既為后續資產盤活提供法律保障,又為閩清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權威依據。 在閩清法院的提前介入和積極調解下,這場因收儲行為引發的行政補償糾紛有了新的進展。2024年5月7日,福州黃楮林景區開發有限公司向閩侯法院提起訴訟。2024年6月27日,閩侯法院出具行政調解書,以閩清縣雄江鎮政府向福州黃楮林景區開發公司支付經過科學評估核定的補償款項,同時解除景區開發合同的雙贏結果調解結案。至此,這場曠日持久的糾紛終于畫上了句號。 “一閩江水、一溫泉水,我們要為做好一冷一熱兩篇‘水文章’提供司法保障。”閩清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林玫表示。 隨著調解書的法律效力落地,一幅更具深遠意義的生態實踐畫卷正徐徐鋪展。閩清法院未雨綢繆、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建“生態司法服務團”,提前深度介入后續執行環節,系統性開展全鏈條護航行動,為景區重煥生機夯實法治根基。 行動的第一步是景區關停期間的自然修復。服務團建議引入生態監測無人機,定期開展“生態審計”,以科技之眼精準洞察生態動態。在此基礎上,閩清法院與環保部門緊密合作,共同啟動環境評估,并在調解書框架內精心增設“生態修復補償條款”,為景區修繕劃定生態紅線。針對歷史遺留的礦權確權、用地審批等“老大難”問題,服務團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法律體檢”,為難題化解開出法治良方。 閩清法院還主動作為,為政府后續發包提供專業法律咨詢,并積極引導引入綠色資本和專業運營團隊,推動生態資源向高品質文旅產品華麗轉身。這些司法“預服務”舉措,為即將重啟的生態經濟引擎注入法治潤滑劑,讓黃楮林景區有望再度奏響生態富民的激昂樂章。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