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斌,男,中共黨員,現任莆田市公安局北岸分局巡特警大隊二級警長,曾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獲個人嘉獎3次。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制服在變、身份在變、陣地在變,但他那份“不畏艱難、敢打硬仗”的本色,始終閃耀在守護平安的第一線。 直面危險的“尖刀” 二十載軍旅生涯,是陳斌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1999年,18歲的他帶著對軍營的向往穿上軍裝,在日復一日的磨礪中,將紀律意識與戰斗精神刻進骨髓。2019年轉改從警后,這份軍人特質讓他在巡特警崗位上迅速嶄露頭角,成為直面危險的“尖刀”。 2022年7月的一天夜晚,轄區群眾吳某因家庭矛盾欲跳樓輕生。陳斌帶隊火速趕到現場。他冷靜分析研判,在勸解人員分散吳某注意力的瞬間,迅速爬上五樓平臺,一把將其從樓房邊緣拖回,成功將吳某救下。 事后被問及是否害怕時,陳斌的回答質樸而堅定:“危險是肯定的,但保護群眾安全是我們的天職。穿上這身警服,尤其是作為巡特警,關鍵時刻不能退縮。部隊教會我沖鋒在前,守護百姓平安就是我的陣地。” 服務游客的“及時雨” 文甲碼頭作為每年數百萬游客進出湄洲島的咽喉要道,日均往來游客絡繹不絕,問路咨詢、物品遺失、糾紛摩擦等情況時有發生。設置于此的警務站,既是守護游客安全的 “入島守門員”,也是陳斌服務群眾的另一個“窗口”。在這里,他帶領隊員武裝徒步巡邏,以“零距離”服務溫暖八方來客。 “游客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能幫一把就多幫一把。”陳斌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從耐心解答“下一班船幾點開”,到頂著烈日幫游客找回遺落在候船廳的行李箱;從蹲下身安撫與父母走散的哭泣孩童,到心平氣和調解因排隊而引發的口角糾紛……這些在陳斌看來“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卻是游客旅途中最需要的“及時雨”。 近年來,陳斌累計為游客找回手機20多部、身份證件及行李30多件次,救助走失兒童5人次,現場調解旅游糾紛30多起。收獲的鮮紅錦旗,見證著這位“碼頭守護者”用日復一日的堅守,為萬千游客的旅途增添的一份安心與溫暖。 訓練場上的嚴苛教官 實戰是最好的教材,經驗是寶貴的財富。作為警務實戰教官,陳斌將多年實戰經驗化作教學養分,在訓練場上為戰友“傳經送寶”,以“貼近實戰、確保實效”為準則,把嚴苛刻進每一次訓練,將規范融入每一個動作。 為讓教學更接地氣、更具實效,陳斌牽頭組建并培養了北岸分局第一支專業化“紅藍對抗”藍軍隊伍,還主動到各派出所送教。 通過調研轄區警情特點,陳斌帶領“藍軍”針對性模擬盜竊現場處置、醉酒人員沖突調解等真實場景。對抗訓練中,嚴格按實戰標準設置障礙、制造突發狀況,訓練后與參訓民警、輔警逐環節復盤,結合法律條文和戰術規范指出不足、提出更優方案。 這種“手把手教學、面對面研討”模式,讓民警、輔警在沉浸式訓練中快速提升應變與處置能力。“希望自己所教實戰技能能在關鍵時刻為戰友所用,哪怕是很小的技能動作,能幫助戰友不受傷害,這也是我作為教官最大的愿望。”陳斌說。 近年來,陳斌先后組織分局各類處突演練10多次、警務實戰訓練30多場次,參與省市級警務實戰教學送教5次,組織“紅藍對抗”實戰演練20多次。每一次訓練場的汗水、每一次貼近實戰的對抗,都是陳斌為鍛造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尖兵隊伍所付出的心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