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天高懸,熱浪拂面。正值暑假,廈門“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將目光聚集青少年,帶領他們走進海絲中央法務區、廈門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等地開展普法宣傳教育,讓青少年在可觸可感的體驗中,種下法治種子、提升守法意識。 “法律要發揮作用,需要全社會信仰法律。”普法宣傳教育搭建了法律與群眾的雙向橋梁,將寫在紙上的法律條文,轉變為群眾的具體實踐,內化為心中的信仰,共同助力法治社會建設。 自“八五”普法啟動以來,廈門市扎實推進全民普法工作,圍繞重點內容、重點群體,通過機制創新、精準施策、形式革新與品牌培育,推動普法與依法治理有機融合,讓法治精神融入城市肌理,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構建“大普法”格局 奏響法治強音 2021年,廈門市制定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規劃,勾勒普法行動路線。 舉一綱而萬目張。廈門市跨出了“先行先試”的重要一步,探索建立“誰執法誰普法”智慧平臺,解決傳統普法中責任不清、考核形式單一、指標不精準等問題。2022年,該模式獲評第六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成為全國普法頂層設計的基層經驗范本。截至目前,該平臺已覆蓋全市各級各部門,推動普法工作從“粗放管理”到“精準治理”的轉變。去年12月,廈門市率先全國開展法治社會建設“十大行動”,這是法治建設頂層設計的又一次創新,既為各領域繪制法治建設“總藍圖”,也推動普法工作向精準化、常態化實施。 從探索設計到扎實落地,“八五”普法以來,廈門市創新推進法治建設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合發展,在全省率先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公益法律服務全覆蓋,549個村(社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解決法律問題,打通法治與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結合本土特色建立的法治文化陣地也在鷺島熠熠生輝:海絲中央法務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集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于一體,提供全業務、智能化、國際化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創新型稅收法治宣傳教育陣地“海絲法務稅務普法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稅收普法宣傳、臺胞創業指導、法律咨詢援助等服務;廈門自貿區海關知識產權法治宣傳教育展廳,作為全國首個自貿區海關知識產權展示中心,獲國際獎項并成金磚國家海關交流窗口;廈門七星法治文化街區,集法治典故展示、互動體驗、文化休閑于一體,打造沉浸式法治文化新地標;以及全國首個醫保普法警示教育基地、廈門破獄斗爭舊址法治教育基地、禾盛法治文化廣場、軍營村憲法微廣場、頂村村“法治名人堂”、垵爐村“法治之窗”、上陵村“稻香上陵”、翔安法治一條街…… 廈門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處工作人員說:“多點開花的法治文化陣地既是全民普法的‘課堂’,也是社會治理的‘支點’,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有助于讓‘看得見的法治’凝聚廣泛共識和力量?!?/p> 針對重點人群領域 精準滴灌式普法 抓住關鍵少數,領導人示范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廈門市每年舉辦“全市領導干部法治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今年專門邀請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羅培新、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曹鎏等法學專家授課,為領導干部賦能充電。 聚焦重點人群、重點領域開展普法教育,廈門市突出重點、分層分類,著力推動普法工作取得實效。 以法治之光,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長。今年4月,廈門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廈門信息學校成立全省首個中職學校法律援助工作站,結合學校蒲公英“青芒”普法工作室為學生提供普法宣傳、法律咨詢以及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法律服務。 面向企業法治需求,優化普法服務供給。在全市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行動;在全國率先出臺《廈門市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若干措施》,全面推行包容審慎柔性文明執法方式,重教育,輕懲處,在執法過程中推行說理式執法;開展“服務民營企業·蒲公英在普法”“法務惠企”等活動,持續深化民營企業法治體檢;開展“法律服務進千企惠萬企”“服務實體經濟 律企攜手同行”專項行動,服務各類企業3000多家。 強化涉外法治宣傳,護航對外開放。廈門市創新開展涉外法治宣傳,依托海絲中央法務區等核心平臺搭建涉外學用法陣地,創新打造“雙語普法”“老外來普法”等特色品牌,組建專業涉外法律服務團,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從風險評估到爭議解決的“全鏈條”法律支持。 普法下沉,助力鄉村治理?!鞍宋濉逼辗ㄆ陂g,同安區軍營村等5個村(社區)入選第八批、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各村、社區建立“1名村(社區)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協調機制,為壯大基層法治力量注入強勁動能。 文化科技雙助力 普法出聲又出彩 讓法條“活起來”、普法“場景化”,廈門市將非遺與閩南文化深度融入法治宣傳教育,構建了“文化浸潤+ 法治實踐”的立體化普法模式,在近年來的“送法下鄉”“送法進社區”等巡演活動中,高甲戲、歌仔戲、南音、答嘴鼓等國家級非遺項目融入法治主題,創作出精彩的法治劇目,廣獲群眾好評。 去年憲法宣傳周期間,同安區舉辦的“非遺”普法吸引眾多群眾參與自制非遺糖畫、漆扇?!耙贿呁?、一邊學”,市民在普法活動中,感受非遺的魅力。 將傳統非遺與普法宣傳有機融合,廈門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自編自導答嘴鼓《“會”說毒品》,讓禁毒知識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傳遞,入腦入心。 此外,廈門市還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普法,創新普法內容、拓展普法網絡平臺、延伸普法方式,變單向普法為雙向互動、變單一媒介向聲光影音傳播、變曲高和寡為喜聞樂見—— 在全省最早探索普法廣播欄目《丁成說法》,根據普法熱點制作普法內容,邀請專業律師針對性普法,奏響鷺島法治強音; 啟動全國首個“法治廈門元宇宙”普法展館,在“元宇宙”同步開啟廈門市首屆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評選活動,創新運用新科技賦能,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產品。 創新視頻普法,用微動漫、微視頻生動闡釋法律條文,運用趣味性提升實效性。近日,廈門市針對“八五”普法規劃以來的普法微動漫微視頻,開展征集展播活動,各部門踴躍參與作品報送。 打造精品品牌 普法與治理深度融合 廈門各級各部門還立足自身實際,深耕普法品牌建設,通過挖掘各類資源、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品牌項目,實現了普法與治理的深度融合。 廈門市檢察院、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單位共同打造“未未同鷺人”講師團,涵蓋講師團、心理咨詢師、法援律師、合適成年人、青少年司法社工等共280人名成員在內的五大資源庫,形成對未成年的綜合有力保護,打造出一批高質量、可推廣的“普法大禮包”,讓法治的聲音先于犯罪到達孩子的世界。 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品牌,“一區一品牌”創建也在持續推進—— 思明區立足中心城區特點,抓實“法務惠企”。全省首創跨區域、跨部門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中心、打造商務樓宇公共法律服務驛站“小鷺法律驛站”、成立蒲公英“益企”法治工作室; 湖里區成立“德法潤家”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由服務站負責人擔任轄區學校的綜治(法治)副校長、校外輔導員,通過法治講座、國旗下講話、知識競賽、師生座談等形式強化“送法進校園”; 集美區著眼學村特色,打造嘉庚云課堂品牌,用線上直播授課,線下參與法治夏令營的形式,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養; 海滄區發揮銀齡力量,創設“法治大篷車·海滄走透透”特色普法品牌,聯合老年大學志愿服務隊將法律知識融入文藝表演,走進村、社區,走進群眾心中; 同安區實施“企明星”助企法律志愿服務項目,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打造“議理堂”基層普法解紛平臺,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化解矛盾糾紛,推動法治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翔安區開展“法潤童心護航成長”行動,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深化少年兒童防性侵宣傳教育,積極推進法治副校長制度全覆蓋,構筑未成年人安全保護網。 潮起鷺江,風勁帆滿。群眾喜聞樂見的悠揚法韻已經潛入千家萬戶,成為助推廈門市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石。未來,廈門市將錨定“法治中國典范城市”建設目標,持續創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讓銘刻在人民心中的法治,為廈門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澎湃力量。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